免「廢」暢 飲?

全球塑膠生產量比其他任何物料都增長得更快。 數以百萬噸的塑膠廢料被沖進海洋 ,使海灘佈滿垃圾,令海洋生物窒息,並污染我們進食的海產。

一次性飲品包裝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是海洋垃圾數量劇增的元凶,無論在本地 、地區或全球層面均釀成危機。目前,超過80%的飲品包裝最後被棄置於本港的堆填區。

2017年9月,數個本地非政府組織聯同本港主要飲品生產商和裝瓶商(它們生產近半在本港出售的樽裝水和汽水)、主要連鎖零售商和回收業界,宣布工作小組正式成立。

我們的目標是同心協力發展和促成各項策略和行動,以大大減少由飲品包裝產生的垃圾被棄置於堆填區,以及造成環境污染。

單靠清潔行動及改善廢物管理是不足以去停止塑膠污染的,
我們需要從源頭入手去針對這個議題。
透過淘汰不必要的塑膠及更多創新改革,
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循環經濟,
令塑膠能在該系統裡流動使用,
減少從源頭造成污染。令人感到鼓舞的是,
現時香港不同的持分者已意識到飲品包裝的問題,
並攜手協力解決問題。
桑德爾.迪芙魯伊特
麥克阿瑟基金會 – 新塑膠經濟倡議領導人

策略

和行動

工作小組於2017年12月委託德勤咨詢(香港)有限公司聯同Cistri Limited進行一項全面研究,以尋找和評估適用於本港的有效方法,管理一次性密封容器產生的飲品包裝垃圾。研究結果於2018年12月6日發表 5,並在本立場書的撰寫過程中提供了重要資訊。


我們在整個過程中持續諮詢關鍵持份者和香港特區政府。工作小組致力提出務實可行的策略和行動,同時確保所有持份者參與其中。


只要生產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廢物處理業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消費者上下一心,承諾採取以下策略和行動,我們便能減少因消耗飲品而產生的垃圾,並為經使用的包裝發展出循環經濟:

參與本工作小組的生產商將牽頭發展新的供銷方法,例如建立飲品機網絡,以既方便又衛生的方式將飲品注入可重用的容器,藉此減少使用一次性包裝。

要推行這些避免浪費的嶄新服務模式,涉及由消費者購買和租借可重用的水樽和水杯,因此我們須制訂清洗和衛生認證的標準,既可給予消費者信心,又能顧及業界的實際運作情況。

在全港各區安裝飲水機可即時提供飲用水,並將大大減少浪費(在2017年,接近50%以樽裝發售的飲品為飲用水。)

工作小組成員致力減少因飲用水而使用的一次性包裝,並積極尋找機會於它們營運的場所,包括辦公室、酒店、商場和公共交通公具設施,例如地鐵站,等安裝飲水機或採取其他措施。
我們支持政府安裝飲水機的行動,亦樂見近期如「撲水」和「自備水樽」等的公共宣傳活動。

我們建議政府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負責帶領相關工作,在公共空間安裝為水樽添水而設計的飲水機,地點包括學校、公共樓宇、街市、體育設施、公園、兒童遊樂場地、沙灘、醫院、公共交通設施,以及其他行人常到的地方。為了在全港的公共和私人場所增設注水站,當局或須更新建築物規例、政府政策、作業備考、標準和指引等等。

減少使用一次性包裝

安裝飲品機,鼓勵自備水樽


我們無法完全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裝,但可以而且應該選擇可循環再造的包裝物料,並減低污染回收流程的風險。可能受污染的包裝、不能完全在本地循環再造並合乎經濟原則地回收、無法捆綁出口以循環再造的物料,應予逐步淘汰。

工作小組成員支持限制只使用100%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膠樽,並淘汰使用聚氯乙烯(PVC)標籤、多層PET、可用作堆肥及可分解的塑料。

我們亦支持重新設計紙包飲品盒,以改善其環保表現,例如增加可再生及來源可靠物料的含量,以及停止使用塑膠飲管、膠袋和膠漿。

所有持份者均須持續學習世界各地就生產、設計和標籤包裝的最佳做法和持續進行的研究。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要找出可循環再造,而且能減低對環境風險的包裝物料。

目前的關鍵是要改善質素、統一膠樽和紙包飲品盒的成分,以增加循環再造的價值。我們應減低包裝物料的重量、增加使用循環再造物料的數量、確保包裝物料容易回收,並為標籤訂立標準。

雖然製造商和進口商可以亦願意實施自願措施,以達致上述的環保包裝標準,但我們仍須立法,以確保其可預見性,為本地生產和經由外地進口的飲品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並避免市場採用不能循環再造的包裝。

重新設計一次性包裝

規管包裝標準

 

香港的金屬罐回收率高逾85%,反映金錢的價值可有效鼓勵回收。10 其他國家的經驗證明現金回贈計劃可有效應用於回收已使用的飲品包裝。在德國,飲品包裝PET樽的回收率現已高達94% 。11 在加州,鋁的回收率達90%,PET和玻璃則超過70%。12

有見及此,工作小組成員支持政府為膠樽推行現金回贈計劃。為避免鼓勵使用其他即棄物料,應緊隨其後規管其他飲品包裝,包括紙包飲品盒。

工作小組建議向生產商和進口商徵費,從而補貼現金回贈計劃,並資助物流成本和本地回收經使用的包裝。當局如欲發出補貼,應優先資助發展本地回收行業。

有關徵費及支出應保持公開透明,以保障公眾知情權。當局亦應追蹤消費者和回收商收回的包裝物料,以確保恰當的處理及匯報機制。

該回收系統應具備每天處理和回收約130噸飲品包裝的能力,同時獎勵歸還包裝的人士。如果能夠成功推行,每年可幫助社會減少70至90%被棄置於堆填區的飲品包裝數量。

便利的兌換中心可設於政府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中心、私營回收店舖及貨車,公眾垃圾收集站亦可升級為兌換中心。政府亦應推廣回收清潔物料和換領回贈的新地點,例如零售設施、學校和流動的「輪胎回收站」等等。

為把社區成本減至最小並達致規模經濟效益,工作小組成員提倡以綜合方法回收所有可循環再造的物料和廢物。為方便推行計劃,我們建議善用並推廣香港現有基層回收者和相關小型業務的網絡。

兌換服務應設於易受污染的地區(如郊野公園和海灘)內的零售點附近,這樣可減少一次性飲品包裝對珍貴大自然的污染。

政府應為市民大眾提供回收指引,以提升收回包裝的清潔狀況和質素。工作小組成員會利用產品包裝、零售推廣活動和其他媒介渠道支援公眾宣傳活動。

回收一次性包裝

推行現金回贈計劃

 

雖然工作已見進展,但香港仍缺乏處理經使用包裝物料的基建設施和系統。迄今為止,香港只能倚靠出口可回收物料到其他經濟體,包括中國內地。

透過採用「環保」包裝標準,並且實施上述的現金回贈計劃,我們可以提升回收經使用包裝的質素和數量。再結合檢討政府永久和短期批地的條件,以及從回收基金和徵費收集到的財政支援,在香港建造及營運具規模的先進回收設施在財政上是切實可行的。

我們可以建立封閉循環,飲品包裝包括PET、紙包飲品盒、玻璃和金屬可以成功再造成為有價值的原材料。PET可以在飲品包裝中再用;金屬罐勢將繼續出口,以供精鍊及再用作飲料包裝等用途;從紙包飲品盒中回收的紙漿可以再用;香港的玻璃亦可以根據顏色分類,並且出口到玻璃熔爐工廠,以生產玻璃瓶和其他有用的產品。

循環再用一次性包裝

興建先進的回收設施

工作小組的組成

 

免「廢」暢飲由多個持份者組成的倡議,旨在制定、推動和實施解決方案,以減少和管理香港的即棄飲品包裝廢物。倡議由免「廢」暢飲有限公司執行,為香港的慈善團體 (IR 編號91/18148) 並由即棄飲品包裝工作小組提供意見及方向。工作小組的運作和建立共識的詳情列明於職權範圍 (Terms of Reference) 內。

加入我們

我們邀請所有生產商、進口商、零售商、廢物處理業界、 香港特區政府、消費者和非政府組織支持本承諾。

DWW-QR_30112018